原标题:海棠区首届黎族织锦技艺大赛举?#26657;?#21560;引近百人参与 老少艺人同场竞技编织黎锦图腾
老艺人和小艺人在同一块场地里编织黎锦。记者 符吉茂 摄
三亚新闻网9月22日消息(记者 符吉茂)穿线、挑花、打门……来自海棠区北山小学9岁的蓝玮瑜等黎家选手,娴熟的黎族织锦技艺引来现场观众点赞。9月20日,为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,创新和传承发展少数民族?#21028;?#20256;统文化,一场近百人参与的三亚市海棠区首届黎族织锦技艺大赛在?#35272;?#30340;北山村精彩上演。当天,大赛决出了少年组、中青年组、老年组的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当天的大赛上,来自海棠区各村以及学校的黎锦技艺人使用?#31181;?#30340;工具编织各种黎锦图腾。北山小学9岁的蓝玮瑜是参赛年龄最小的选手,她编织的是一个以新婚为主题的黎锦图腾。据北山小学教师黄婧斯介绍,蓝玮瑜非常有天?#24120;?#26159;学校黎锦技艺班的佼佼者,在一次市级比赛?#26657;?#36824;曾拿过少年组的一等奖。“目前,我们学校有19名学生参加了黎锦技艺班,每个星期,我们还会邀请市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学校讲授黎锦技艺。”
今年66岁的董亚包是参赛年龄最大的选手,编织的速度不亚于青少年。董亚包10岁就学会编织黎锦,很多亲戚朋友的黎锦服装都出自她手。
据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?#21335;?#20851;负责人介绍,三亚的黎锦技艺不仅走进小学、中学、高校的校园,三亚还以黎锦为媒走出了国门,亮相世界舞台,大胆走出国门,与包括法国、意大利、美国在内的各国顶级时尚设计学院开展黎锦与时尚的探索。。在黎锦文化技艺传承?#22836;?#23637;方面,上有经验丰富的黎锦老艺人“传帮带?#20445;?#19979;有青少年黎锦传承人“跟学练?#20445;?#21508;种黎锦兴趣班、工作室、合作社等悄然兴起,黎锦技艺在三亚得到很好的传承、守护?#22836;?#23637;。
海棠区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本次大赛的宗旨是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,创新发展少数民族?#21028;?#20256;统文化。通过本次黎族织锦技艺比赛,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积极性,选取黎族织锦传承人和?#21028;?#20154;才,创建黎族织锦培训基地,鼓励群众创办黎族织锦合作社,进一步加强黎族织锦技艺的传承培训,让黎族织锦技艺成为海棠区旅游文化新亮点。